"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1:28:49
这个调查报告怎么写啊?提纲也可以,例文也可以.谢谢拉~~~~~~~~~~

重点题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二、运用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分析说明我们党在当前形势下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在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大背景下,胡锦涛又借助于同民主党派交流谈话的机会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有针对性地,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在其中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八荣八耻”可以说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从人们的思想认识上入手,荡浊扬清,树立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稳定的、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社会存在;③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相适应。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①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②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③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力量,而新的、进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同唯心史观把某种精神因素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动力,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

2.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